孩子2岁了还不会开口说话怎么办
- 2018-03-27
- 浏览:11490
- 分享
摘要:周末放假,外出溜孩子,听到一位妈妈吐槽:我儿子都快2岁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咿咿呀呀,爸爸妈妈都叫不清,我都快急死了。孩子说话晚或者不愿意说话的情况不在少数,我也见过不少。
周末放假,外出溜孩子,听到一位妈妈吐槽:我儿子都快2岁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咿咿呀呀,爸爸妈妈都叫不清,我都快急死了。孩子说话晚或者不愿意说话的情况不在少数,我也见过不少。
最近刚好看到一篇相关的文章,觉得不错,特地转载来跟大家分享,
希望对于遇到此类问题的妈妈们有所帮助。
随着最近天气转暖,真的感觉春暖花开的日子不远了。整个人也都充满了精气神,大家带娃的心情是不是也随着温度回升而满心欢喜呢?
叨叨知道,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带娃的家长,其实都充满了焦虑。
最近就有粉丝留言,宝宝总是不爱说话,勉强说出的话,也是咿咿呀呀不知所云,真担心宝宝语言发育落后。
语言发育时间
关于宝宝语言发育的问题,是很多家长关注的重点。先来看下宝宝典型的语言发育时间,做下参考:
语言发育特点
3个月
除了哭,嘴里还会嘟囔一些东西,会把头转到声音的方向,并会安静下来微笑回应等
6个月
咿咿呀呀使用辅音,通过发出声音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9个月
发出更多样的声音和音节组合,听到熟悉的东西名字或人名会转头看
12个月
会叫“爸爸”或“妈妈”,对简单的指令做出回应,会发出长串的声音
15个月
会模仿新词汇,理解大约50个词左右等
18个月
能理解并说出200个左右词汇,有时会突然说出大量词汇,进入词汇爆发期
24个月
能理解语句之间的关系,语言清晰表达出内心的意图和想法
36个月
理解复杂的长句,掌握语法结构和构成规则等
即使宝宝的说话时间和表格有差异,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因为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差异,一般都会有4~6个月的语言发育推迟时间。
但如果宝宝真的存在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家长应尽快就医,找出语言迟缓真正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焦虑,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帮助宝宝语言训练
0~3岁是宝宝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这时候对宝宝进行适当的语言刺激,非常有利于以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眼神的表达
交流的时候,除了耐心听宝宝讲话,还要有眼神和表情的配合。例如,当宝宝说自己不舒服时,家长可以皱着眉头;当宝宝表达自己开心时,家长喜悦的表情。
说话的同时,盯着宝宝的眼睛,让宝宝知道家长对自己的表达有回应,增加宝宝讲话的信心。
适当的补充
当宝宝在讲述一件事情或某种物体出现“词穷”的时候,家长要通过宝宝的表达猜测出大概意思,并适当用疑问的语气补充宝宝未能说出的词汇。
事后别忘记再给宝宝讲解一遍词汇的意思,增加宝宝的印象。
不要打断
当宝宝说话的时候出现了错误的表达,家长不要急着打断或纠正,而是在宝宝说完后,在愉快的气氛下说出宝宝的错误之处,并讲解原因。
正确的表述
模仿宝宝说话,确实可以吸引到宝宝的注意力,从而鼓励宝宝说话。但对于宝宝发出的一些毫无意义的单音节,家长不应单纯的模仿,而是将和单音节发音接近的词汇讲给宝宝听。
例如,宝宝咿呀学语的“哗、哒、吧、吗”等,家长可以转化为“哗啦、滴答、吧唧、妈妈”。或者宝宝指着桌子上的饭菜说“饭饭”时,家长告诉这个是“饭菜”,要“吃饭”了,等等。
其实,模糊的儿音里面隐藏着大量的新鲜词汇,前提是要善于发现和想象。正确的词语表达,会为宝宝语言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尤其是4~6个月宝宝咿咿呀呀辅音高峰期。
名字的重要性
平时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可以叫宝宝的名字,当宝宝频繁听到名字慢慢知道是叫自己时,会有被关注的喜悦感。
在聊天时也要抓住机会告诉宝宝其他事物的名字,如“眼鼻口”的游戏,让宝宝分别摸摸家长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再分别告诉每一个器官的名字。
外出时,看见小动物或者邻居小哥哥时,也都要告诉宝宝他们的名字或称呼。
增加语言表达机会
有些懒宝宝可能心里明白,但就是嘴上不说。当宝宝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习惯用手势来表达。
家长这时可以假装不明白宝宝的意思,然后试着引导其说出自己的需求或物体的名字,增加语言表达的机会。
例如当宝宝伸手指着水杯时,可以问宝宝是要喝水吗?还是想要旁边的玩具?然后将水杯拿给宝宝并告诉这个叫水杯是用来喝水的。
肢体语言和场景
宝宝的理解水平有限,动态的肢体表达、图片的配合及真实的场景,可以帮助宝宝迅速记住词语和词义之间的关系,让交流变得更轻松有效。
耐心、耐心、耐心
在和宝宝交流的时候,无论家长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都一定要耐住性子。不管心里多么急躁,也要做到怒不形于色。
最近很火的一句话“心里xxx,脸上笑嘻嘻”,对的,就是要做到这样。如果不慎将坏情绪带给宝宝,轻则影响宝宝心情,重则伤害宝宝自尊心,产生抵触心理,令宝宝恐惧说话这件事。
亲子互动
爱玩是每个宝宝的天性,家长将刻意的语言训练运用到和宝宝玩耍的过程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尤其是不同场合的语言交流,会在宝宝成年后,依旧记忆深刻。所以,多带宝宝出去走走,见识不同的人和事,尽量多的在和宝宝互动做游戏中进行语言交流,才是最好的语言训练。
内向VS发育迟缓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性格,有些外向的“小话痨”可能逢人就要说两句,自己玩耍的时候都会自言自语。
而有些内向的宝宝不喜欢说话和社交,家长首先要了解宝宝的性格特点,避免将内向误认为发育迟缓。如果实在有这方面的担心,可以向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
不爱说话的孩子,并不代表他们掌握的词汇量少,通常男宝的说话时间要比女宝晚。家长可以通过每天给宝宝读绘本来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能力。
无论是外向型还是内向型,家长都应尊重宝宝的人格特征。而不是违背宝宝的天性,让宝宝按照家长的意愿成长。
多语言环境的影响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帮着带孩子的,老人难免会说一些方言,家长就会担心这对刚学话的小宝宝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呢?
其实,宝宝语言发展的速度主要跟自身天生的语言能力有关,双语或多语环境并不会导致宝宝语言发育落后,甚至还能起到促进的效果。
不管老人说的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有多大差异,只要家长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使用的普通话足够多,方言的口音就不会对宝宝造成主导型的影响。
如果家里有会外语的成员,尽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家里使用,不用担心会造成宝宝语言扰乱啦。
虽然比较是很多家长的通病,但是还应克制比较的心理,尊重宝宝之间的差异性。要知道,1~2岁大的宝宝,语言发育的差异程度是非常大的。
不仅平时多和宝宝说话,家长还应在宝宝面前多说话,或者让宝宝参与到大人的讨论中。再小的宝宝,都喜欢大人说话的声音,好的语言环境,需要全家人共同维护。
咱家宝宝是喜欢说话的“小话痨”还是不爱说话的“闷油瓶”,聊聊呗~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