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妈妈给父母的一封公开信:请教导您的孩子善良
- 2018-10-10
- 浏览:10359
- 分享
摘要: 为什么我们要学说话? 不说话,有怨不能诉,有苦难以言。 沟通障碍横亘在普通人与自闭症群体之间,当一个群体,有超过30%的人,无法清晰准确地通过语言表达自己,我们该如何触探他们内心的苦与悲?
为什么我们要学说话?
不说话,有怨不能诉,有苦难以言。
沟通障碍横亘在普通人与自闭症群体之间,当一个群体,有超过30%的人,无法清晰准确地通过语言表达自己,我们该如何触探他们内心的苦与悲?
前些日子,深圳公租房事件带来的深深歧视和敌意,触碰了不少自闭症家长们本就焦灼的内心。
有多少家长,正不知不觉地将这种偏见带向下一代?
某天,公园里孩子们的玩闹,对自闭症孩子的“无心之言”、“好玩之举”,很可能成为日后“校园霸凌”事件中罪恶的温床...
美国自闭症互动网路(IAN)在2014年发布了Connie Anderson博士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起,在对全国1167名6-15岁的自闭症儿童进行调查中,结果表明,有高达63%的自闭症孩子被霸凌,比一般同伴高出三倍。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卡琳妈和梅根妈的帖子,她们作为星爸星妈的一员,给广大父母写了一封公开信。她们,可能是其他父母口口相传的“问题孩子的父母”,可能是其他父母拿怪异眼光教唆孩子“不要跟他们家孩子玩”的父母...
她们相信,每个孩子的塑造都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于是,她们写下自己的故事,期盼人的意识与善意,能让下一代自闭症的融合教育越来越好...
请教导您的孩子善良
卡琳妈在网上分享的孩子交友的故事:
最近,我跟孩子去公园玩,他看到公园里有跟他年龄相仿的小孩在玩捉迷藏,他也很想参与其中,于是他问那些孩子,可不可以一起玩。我在一旁鼓励他。
这些孩子告诉他可以,他们告诉他去躲起来,于是他高兴地跑去藏起来了。
他们数着数,就这样,一直让他独自一人躲起来。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嘲笑我的儿子,炫耀着自己的 “聪明才智”。
我试图向我的儿子解释,他们并没有真的跟你玩耍。
他回去了,刚才玩耍的情景再一次一字一句地从他口中说出。
这些孩子的残忍让我伤透了心,无奈,我们只能选择结束公园的玩耍时间,走回家。
有些自闭症患者,并不总能理解人与人的社交线索,阅读他们的面部表情。我认为这种障碍是一种诅咒,也是一种幸运。如果这能让他免受残忍对待,我宁肯他错过这些暗示….
各位爸妈们,请教导您的孩子善良。
公园里的孩子们,不必非得跟我的儿子一起玩,他们本可以说很忙,或者直接拒绝,说他们不想跟他玩,我也不是要求他们总得跟我儿子一起玩。
通常,他只是想一遍又一遍地玩同一场比赛。我意识到,你的孩子可能觉得这太无聊了,或者只是纯粹不想玩,但请你教他们,对我的儿子说实话,也教会他们善良的品质。
善良,在今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图选自绘本《不可思议的朋友》
不是每个人,
都会记住自己的行为举止
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难道是要让孩子去相信,孩子间的友谊只能如此残酷吗?
曾有一位家长也遇到过卡琳妈这样的困扰,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这为妈妈回答:不是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都会记住自己的行为举止。
在这么告诉孩子以后,这位妈妈也看到,这种安抚方式对孩子有所帮助。然而,许多时候,父母无法时时刻刻守在身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保护伞。
在通向善良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没有嘲笑、嫌弃、欺凌,就是对自闭症儿童最大的尊重,也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尊重。
面对被欺负的经历,撰写了《我想飞进天空》的重度自闭症作家东田直树,就曾告诫各位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不要刻意交朋友,宁可没朋友。
“自闭症的孩子们不应该“适应被欺凌”,他们进入社会之前不需要去学习这种“超级忍耐力”。
只有同样被欺负的人,才能互相理解他们为这种“超级忍耐力”付出的代价。没被欺负过的人,不会懂得成长过程中充斥着被欺凌的痛苦是什么样的感觉…
我不主张自闭症的孩子们太刻意去交朋友,因为真正的友谊无法人为塑造出来。朋友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人,不是吗?不管我们有多少朋友,我们才是自己生活的中心。如果没有真正的友谊,那么交朋友又有什么意义?”
——东田直树
我的儿子,
就是别人谈论的“坏孩子”
自闭症的孩子,常常伴有社交障碍,言语障碍,还有种种让常人无法理解的崩溃,行为问题。这往往让他们成为幼儿园,学校里的“异类”。人们对“异类”的恐惧与排斥,让自闭症儿童比其他孩子,受到更多的非议,也更加孤独。
梅根妈的孩子,也成了别人眼中的“熊孩子”,作为星妈的一员,一直以来都很想告诉各位父母们,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的儿子,是别人谈论的“那个孩子”——那个行为不端的孩子。
有这么几天,我甚至无法面对学校,因为我就是那个孩子的父母。
我感到惭愧,不是因为,我没有尽我所能做好我们的工作,因为我对此充满信心;我感到惭愧的是,我足够害怕别人(父母和老师)的想法。
我更担心的是,家长们,可能会告诉你们的孩子,我的儿子是个坏孩子,应该远离他。
我向你们保证,他不是一个坏孩子。他只有缺乏应对技巧,这个孩子,去医院的次数比他学习的次数还要多。
你们口中的“那个孩子”患有自闭症,那就是我的儿子。是的,可能就是你的孩子从学校回家时,正在谈论的那个——行为不端的孩子。
他可能不听话,也不说话,会告诉老师说“不!”他大叫,哭泣,打扰了全班。
你的孩子会回家告诉你所有这一切,你可能在想:
这个孩子是谁?
他家没有家教吗,不知道管管?
学校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孩子?
我的孩子最好远离他......
图选自绘本《不可思议的朋友》
如果你了解我们的家庭,你就知道我们家一直很注重纪律,我们正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一切,与多位行为专家合作,更不用说治疗他的医学专家了......在他干预的道路上,我们一直都在不懈地努力。
此刻,我代表“那个孩子”的所有父母,想对广大父母说一句话:请你们教会孩子怀抱一颗慈悲心,学会换位思考,关爱他人。
爸妈们可以尝试给你的孩子,在学校里练习以下话语:
“他听起来像是度过了糟糕的一天,希望他明天过得更愉快。”
“我们不知道他的故事是什么,但看起来很艰难。也许他只是需要一个朋友,你可以跟他打招呼吗?”
“也许他不明白需要做什么。你能帮助他吗?你能举手并请老师帮助他吗?”
“保持善良,不要放弃对他人的善意!”
一个简简单单的话语,可以让你的孩子看到,对待另一个人的方式原来可以有如此大的不同。有一天,你的孩子不会轻易地将他视为“坏孩子”,TA会把他视为另一个需要照顾和关爱的人!
图选自绘本《不可思议的朋友》
一个小孩能做的事,
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得多…
话从口中说出,葬于双耳。然而有些话却能在人的心里,长久地留存下来。
我相信,语言真有这种神奇的力量。
它决定着谁能到来我们的世界,谁又将毅然决然地离开。
我也相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众多微小善意的凝聚,便是赶走歧视阴霾,最强大的力量。
在微博上,一名老师就记录了一个暖心的故事:
@Sharon_0727
我自己的班上有名自闭症男孩,社交障碍特别严重,但是每次学校有活动,都有同学轮流“监护”。比如说义卖活动,会有人领他去逛摊子买东西;春游秋游,会有人从头到尾牵着他,因为他们知道他如果走丢了,是不敢,也不会向人求救的。这群孩子做了这么多事,其实他们自己也才7岁而已...
如果你从星星们的世界里路过,请别轻易把他们当成“熊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有机会跟自闭症的小孩交流,请教会他们保持善良;
一个7岁小孩能做的事,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得多…
最后,向所有一直不懈干预的自闭症家庭、团体、机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