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我?专家给家长支招了
- 2019-03-14
- 浏览:12423
- 分享
摘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胜过千言万语。当我们跟别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当我们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的时候,当我们寻求帮助的时候......目光对视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胜过千言万语。当我们跟别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当我们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的时候,当我们寻求帮助的时候......目光对视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从眼神中看见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目光对视是交流和沟通的的开始,是与他人互动的第一步。
而对于一些孩子来说,目光对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的孩子总是不看我”、“他的目光总是飘来飘去的,不知道看什么”许多家长烦恼不已。
与家长沟通中,发现很多家长都是这样进行对视训练的:“妈妈的眼睛在哪里?宝贝,看着妈妈的眼睛”,为了“捕捉”孩子宝贵的眼神,就拿着孩子的手,使劲指自己的眼睛。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方法并不奏效,一些孩子甚至把“眼神接触”与“不喜欢的任务”建立起联系,更加抗拒对视训练。
正如对视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对其训练更不能只在学校进行或局限于回合教育之中,把训练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让目光对视在生活情境中自然地发生。
下面五个方法家长不妨在家中持之以恒地训练。
家长可以有意让孩子与自己面对面坐着,在这之前可以准备一些孩子爱吃的小零食,当做在训练时对孩子的奖励;
每隔半分钟,我们可以喊出孩子的名字,并加以适当的语言引导,比如“天天,看着妈妈”,只要看见孩子看我们,哪怕是有一刹那的眼神接触,也要立刻夸奖孩子“对,你做的很好”,并且给出一定的奖励。
在孩子有意(叫他名字或听到其它指令)或者无意地对视你的时候给孩子强化物(如肢体的抚慰,甚至可以带孩子做一些很特别的孩子喜欢的事情),同时再加上口头赞扬:“这样看妈妈/爸爸真好!”。
在开始练习对视的时候,在叫孩子之后需要大人蹲下身子,让自己的眼睛和孩子的眼睛成水平状态。这样反复多次,不断地锻炼强化,逐步让孩子形成于他人眼神接触的意识。
在孩子能与家长保持短暂的眼神接触以后,父母可以适当增加与孩子对话的长度,而不仅仅是喊他名字的时候会眼神对视,比如“天天,你吃苹果吗?”或者“你想玩儿积木吗?”,通过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来引起他的注意,从而达到眼神对视的目的。
通过趣味性的训练工具锻炼眼神接触能力,吹泡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锻炼小朋友的腹腔气息运用能力,还可以让孩子的眼睛追随泡泡而动,当泡泡飞起来的时候,家长可以刻意地在泡泡前面小跑,以便让孩子注意到自己,从而锻炼孩子的眼神对视能力。
榜样的力量很重要。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可以约定俗成的先从眼神接触开始,说话时一定要看着对方打眼睛,而不是隔空喊话,这样宝宝在潜移默化的成长环境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孩子眨巴着清澈纯真的眼睛望着自己,是每个家长的期待,成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哪怕慢一点也不要紧。
等待的意义在于,静静地,悄悄地,陪伴着,鼓励着,然后收获大大的惊喜。只有在爱的陪伴下,一切才能如此地自由舒展,哪怕只是对视1秒钟,那也是孩子给予的最感动的礼物。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