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想让孩子学好说话,这些必备能力不得不掌握
- 2019-04-11
- 浏览:9504
- 分享
摘要: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孩子的变化总在瞬息之间。他们如同小小海绵,好奇地吸收着知识,蹦出好玩的话语,探索周遭的变化。 而大部分家长都是头一次当父母,虽翻阅了不少育儿宝典,却非常模糊,不成系统,也走了不少弯路... 关于让孩子学好说话这件事,也是同理。 想让孩子能好好学说话,得到快速进步,不仅仅只是张嘴训练而已,其实也跟孩子的综合能力息息相关。 如何为孩子学说话做准备?今天,我们来分享陈老师的关于孩子学说话的教学心得,干货满满,快来看看吧!
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孩子的变化总在瞬息之间。他们如同小小海绵,好奇地吸收着知识,蹦出好玩的话语,探索周遭的变化。
而大部分家长都是头一次当父母,虽翻阅了不少育儿宝典,却非常模糊,不成系统,也走了不少弯路...
关于让孩子学好说话这件事,也是同理。
想让孩子能好好学说话,得到快速进步,不仅仅只是张嘴训练而已,其实也跟孩子的综合能力息息相关。
如何为孩子学说话做准备?今天,我们来分享陈老师的关于孩子学说话的教学心得,干货满满,快来看看吧!
文 / 陈老师东莞东城中心 言语治疗师
如何为孩子学说话做准备?
可能许多家长会有这个误会,觉得:孩子学说话就是我说什么,孩子学着说什么就行了。
于是忽略了许多孩子学习说话的必备能力,会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继而产生失望,甚至放弃对孩子的说话能力继续进行引导,让孩子错过了语言发展的黄金期...
那么,我们该如何为孩子学说话做好充足的必备条件呢?
在说出答案之前,希望大家可以试着想想,我们是怎么习得语言的?
(好吧,大家应该想不出,那么久的事谁能记得清...(ˉ▽ˉ;)
刚出生时:我们就有基本的发声能力,虽然只是用哭表达:呜啊呜啊~~
六个月左右:习惯性发出咿咿呀呀或者其他声音,这种行为称为“玩声”。
父母看到我们咿呀不停就会很高兴,然后模仿我们咿咿呀呀的声音或者跟我们玩。
在互动的过程中,我们“玩声”的频率增加了,因为每次咿咿呀呀的时候就能和父母玩,我们会感到高兴。
一岁左右:我们发现咿咿呀呀已经让父母感到习以为常了,偶然间说一两个拟声词的时候,爸爸妈妈会表现得像以前那样高兴,毕竟我们的发音能力提高了。
一岁半左右:在父母的反馈中,我们的发音能力又提高了,能发出叠音甚至一些词汇了。
更多孩子的言语发育里程碑,请点击阅读:3岁才会叫“妈妈”,找到原因后家长万万没想到... ...
在整个幼儿期,我们会用言语和肢体表达的方式与外界交流。
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是在和父母的互动中慢慢学会说话这件事。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表现出与人互动或者探索外界的兴趣爱好,没有良好的注意力,模仿能力,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那孩子的语言以及其他能力很有可能会落后其他孩子。
所以,一个到处乱跑,注意力不集中,模仿能力弱,配合度弱,理解能力弱的孩子不应该一开始就直接教他说话,而是要改善他这些基本问题,为以后习得更高阶的能力奠定基础,于是孩子的训练目标如下:
1、建立基本的规则
这里所说的规则包括:
A.配合:会为了得到喜欢的东西,完成家长给予的任务。
B.注意力:在跟随家长学习的过程中,能会把关注点放在家长身上,而不是东张西望或者自己玩自己。
C.安坐能力:能安静地坐着跟随家长的引导去学习。
2、模仿能力
基本的大动作模仿能力:拍手,摸头等,大动作模仿都无法完成,学习口腔动作这一类的精细模仿会更加困难。
3、提高非语言社交技巧
表达需求时,不止是扯着照顾者的衣服去实施,还会用手指,用点头,摇头的方式表达心里的想法。
4、提高认知理解能力
基本的日常指令以及常见物的认识,抱抱,拿纸巾,穿鞋等,认知理解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表达认知和理解的工具,两者缺一不可。
5、基本的游戏技巧
大量实践证明,有着良好游戏技巧的孩子在其他方面(情感,想象,认知,理解,社交)都不会差,玩玩具的方式直接反馈着孩子心智能力的高低。
一个能靠想象用积木搭房子、汽车的孩子,和一个只会把积木抓在手里无目地把玩的孩子,能力高低一眼明了。
所以,当孩子没做好学习说话的准备时,我们不妨先提高孩子基础的能力,再回过头来,继续教孩子开口表达?
如果把孩子的综合能力发展比喻成搭建高楼的话,希望孩子的能力发展不是摇摇欲坠的危楼,而是高出云表的大厦!
你知道吗?
宝贝探索世界的每一步,
都比我们想象得强大!
请相信,每个宝贝都是小小演说家!
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只有不会引导的大人
或许现在孩子仍是金口难开
而在专家老师的专业科普下
孩子日复一日地进行科学训练
终有一天
定会收获满满硕果!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