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响度异常的在家训练方法,让孩子大声说话!
- 2020-03-26
- 浏览:15093
- 分享
摘要:发声障碍主要表现为响度异常、音调异常和音质异常。 其中响度异常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声音响度过强和过弱。小朋友若说话声音偏小或者偏大,这即是响度异常。
发声障碍主要表现为响度异常、音调异常和音质异常。
其中响度异常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声音响度过强和过弱。小朋友若说话声音偏小或者偏大,这即是响度异常。
发音时呼吸支持异常,声门闭合障碍、口腔开合度异常等情况,都是导致小孩出现言语响度异常的常见原因。这会对小朋友的言语清晰度和可懂度产生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会存在问题。
因此针对响度异常,朗朗给大家总结了在家庭康复中,简单操作的训练方法(小游戏)。
一、用力搬椅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用力上拉椅子的动作帮助孩子增加全身肌张力和肌力,此时配合进行发音训练,腹壁肌群张力和肌力会导致肺内压增加,进而使得呼气量和气流速率呈上升趋势,而喉内肌群肌张力和肌力的增加会使得声门紧张度和闭合程度增加,进而让声门下压增加,最终实现言语响度的提高。
家长可以先给小孩示范:坐在一把椅子上,双手抓住椅子,向上用力搬椅子,然后突然加大力气,想象把自己“搬”起来。
搬椅时发音:在用力搬椅子时边发音。①发单元音(/a/ /o/ /i/ /u/);②发复韵母(/ao/ /ou/);③元音过渡到词语(单音节词):/a—爸/;④再过渡到双音节词语:/o—蜗牛/;⑤从复韵母过渡到词语(单音节词):/ei—杯/;注意要在用力搬椅子时大声说词语,可以逐渐加大词语难度哦。
二、掩蔽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让孩子在有背景声的条件下发音,通过调节背景声的大小,使得孩子不自觉的提高声门下压及声带闭合能力,从而矫正响度异常。
家长可在家中用手机等设备播放儿歌或者故事等背景声音,通过调节背景声的大小,让孩子进行发音。
再逐渐过渡到有断续背景声,最终到无背景的条件下进行正常发音。但是要注意,无论是调节背景声的何种属性,前提条件是孩子能够听到背景声且不会对此产生厌烦等不良情绪,而且训练的时候要让孩子在有背景声的情况下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
三、碰撞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滚球碰撞物体,在球碰撞物体的瞬间突然增加响度发音,提高孩子的发音响度及其控制能力。
家长可以在家准备几个瓶子和一个球,在孩子面前示范滚球撞瓶子的动作,当球撞到瓶子时突然增加响度并且发目标音。
① 在球滚动过程中发无意义音:/m——a/;
② 在撞倒瓶子时发单音节词:/m——泡/ /m——猫/ /——大/;
③ 再发双音节词:例:/m——大象/ /m——斑马/;
④ 再发三音节词:例:/m——吹泡泡/ /m——猫头鹰/;
⑤ 经过几轮,发音时可去掉引导词(/m/):/——泡/ /——猫/ ;
类似的碰撞游戏还有用圈圈套玩具、丢沙包等等哦。
以上的训练方法,简单又科学。家长们在家就可以轻松跟孩子在互动中学习,爸爸妈妈们也可以根据原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创造更多好玩的训练游戏哦!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