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 2016-05-31
- 浏览:14411
- 分享
摘要: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始站,家长应该非常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始站,家长应该非常注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溺爱,老人与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
孩子是家中“小祖宗”,在家许多大人围着他转,哄他们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总是认为孩子小,时间来得及。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拒绝孩子的要求都是统一的答案,你还小、不安全、不能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等到年龄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了。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都有明显的差距。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做不好。
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地板,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所以孩子的自理能力,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培养。并不是一蹴而成。训练的过程中要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富有耐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