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如何造成的
- 2017-05-27
- 浏览:11226
- 分享
摘要:2017年04月19日《人民日报》发文:《建立养护、就业、医疗、养老等康复教育机构及社会融合场所,让大龄自闭症群体有个“好归宿”》内容如下:
2017年04月19日《人民日报》发文:《建立养护、就业、医疗、养老等服务教育机构及社会融合场所,让大龄自闭症群体有个“好归宿”》内容如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闭症群体人数已超过800万,而且患病比例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对小龄自闭症孩子的抢救性服务、教育补助等专项政策相继出台,15岁以下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境遇有了很大改观。
但是,15岁以上的大龄以及成年自闭症群体,除了家庭,“社会上就没人管了”。他们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养护、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其中,亟待解决的就是大龄自闭症群体无处可去和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
大龄自闭症群体特别需要有服务教育机构及社会融合场所
在调研中,从相关专家那里了解到,15岁以上的大龄自闭症群体,如果干预的方法得当,他们仍然有一定能力的上升空间。但是,低龄阶段的服务训练已经结束,这个群体或者离开机构、或者被学校拒之门外,便处于无处可去的尴尬境地。
目前,绝大多数大龄自闭症群体只能选择回归家庭。如果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位家长辞职全程照顾,这将造成患者家庭面临长期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同时,由于脱离专业老师的指导,很多孩子会出现服务效果倒退的现象,先前的教育和训练的努力成果就会衰减。
因此,大龄自闭症群体特别需要有服务教育机构及社会融合场所。在调研中,许多家长希望政府能够建立更多的大龄服务教育机构。这样能够把大多数家长解脱出来,孩子们能持续接受有针对性的服务教育训练,有职业能力的孩子还可以去创造社会价值。
大龄自闭症群体还面临无法融入社会的问题
由于长期缺乏真正适合该群体的社会融合场所,导致多数自闭症群体无法与社会融合,进而导致社会大众对该群体的误解和排斥。
随着自闭症孩子逐渐长大,有职业能力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自闭症孩子没有收入,他们的基本生活成为家庭很大的负担。多数家庭要付出和承受长期且巨大的服务费用及照料成本,因此许多家庭因病返贫。
由于自闭症群体属于精神残疾,按照现有的低保救助政策,精神残疾二级以上(含二级)可以享受豁免政策,收入豁免低保金的100%。但低保也有准入“门槛”,不是所有自闭症群体都能够享受低保。
让大龄自闭症群体有去处,还得有保障。这样他们才能持续接受服务训练,进而慢慢接近社会,融入社会。
为此,建议对自闭症孩子救助政策应该持续发力。
首先,建立大龄自闭症群体服务教育机构及社会融合场所。这样既解决了家庭问题,又解决了孩子的服务问题,最终消解大龄自闭症群体无处可去而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
同时,希望更多的社区能够向该群体开放。社区可通过公益性的培训活动,为大龄自闭症孩子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推动解决大龄自闭症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
此外,加强政府对大龄自闭症群体保障力度。在调研过程中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政府能给自己的孩子办理低保,这样除了解决他们的生活费用问题之外,也使家长精神上有所寄托。
在政策保障同时,需要相关机构或组织对大龄自闭症群体进行细致调查,从而提供更多更精准的救助政策措施。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龄自闭症群体的境遇会有很大的改善,他们会有个“好归宿”。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