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不清没关系? 谈宝宝“构音异常”
- 2017-09-14
- 浏览:9399
- 分享
摘要:发音模糊、口齿不清等说话不太清楚的状况,其实都常被归类在“构音异常”的范围。不少大人觉得这只是宝宝在牙牙学语,大一点就会好;但其实并不一定,必要时还是得尽快协助宝宝语言的学习与矫正为佳。
发音模糊、口齿不清等说话不太清楚的状况,其实都常被归类在“构音异常”的范围。不少大人觉得这只是宝宝在牙牙学语,大一点就会好;但其实并不一定,必要时还是得尽快协助宝宝语言的学习与矫正为佳。
何谓构音异常?至于“构音异常”,当相关器官在上述过程中,有构音位置的错误,亦或气流方向、压力或速度不准确,甚至整个构音动作的不协调,导致语音发生省略或不精确的现象,一般俗称的“臭乳呆”、“大舌头”等,就属于此。
多观察.掌握服务黄金期现代的家长都很有警觉性,例如曾有家长主动带着两岁多孩子就诊,只因他说话不太清楚。对此服务师表示,“在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历程中,往往会发生构音不清楚的状况”,因为孩子正在学习中,常会选择对自己较轻松的音来发声;事实上,大多数的孩子,会随着构音器官的成熟,语音会逐渐变得清晰。此类状况被称作“发展性构音音韵异常”,常常发生在三岁半以前的孩子身上。故二到三岁的孩子若有构音的问题,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若真的感到忧心,可带孩子到医院接受语言服务师的评估。
4~6岁是最佳时间服务师说明,当碰到家长带着两、三岁左右的孩子就诊时,通常不会直接进行语言服务,主因是此阶段幼儿通常还没上学,无法习惯坐着上静态的课,容易坐不住,处于活力旺盛、很难聆听指令的状态,如果外人想强行给予矫正,不但得不到效果,还会让孩子充满挫折感。因此,一般会建议先观察,等到满四、五岁后,真的有需要(如说的话无法让他人听懂),再带来进行相关检查与服务;并且最好在六岁前(学龄前)进行矫正与服务,才不会影响到未来入学后的课业学习与人际关系,且语言状态在六岁后会比较定型,多少会增加语言服务的困难度与时间,孩子也可能较没自信。
三方配合.学会控制发音在构音异常的服务过程中,语言服务师、家长和孩子三方面的配合缺一不可。
服务师会先帮孩子做完整的评估,而评估的过程包含听力检查,除了确认是否听得到声音外,还会检测孩子对于不同频率声音(高频音、低频音)的听力反应,了解是否在某些频率上有听力损害,如果有,就可能因而有构音音韵障碍。
当确认孩子听力损失,会再评估是否有配戴助听器的需求;等到这项问题解决,才会进一步针对个人状况,安排量身打造的构音音韵矫正课程。
家长VS.孩子家长积极度与孩子配合度互有关联,更是影响服务成效的关键。在服务课程中,最初会选择的“目标音”,通常是比较会引起孩子学习动机的语音;如果在家中,她建议家长可引导孩子从念自己的名字、长辈的称谓(爸爸妈妈)开始练习,增加其练习的意愿。特别提醒,家长在陪着孩子上课后,回到家中仍要遵照服务师的指导与建议,营造机会,就算每天只有三至五分钟,也要协助孩子练习。服务师表示,构音的服务至少需要三至六个月,因此唯有持续,孩子才会逐渐熟悉正确的语音,进而学会去控制发音。态度上,耐心、适时鼓励与纠正(非责备),都能给予孩子较少的压力、正向的连结,学习的成效会更好。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