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言语科普> 言语病理学专家Sally Hewat获伊丽莎白·亚瑟纪念奖提名

言语病理学专家Sally Hewat获伊丽莎白·亚瑟纪念奖提名

  • 2019-07-09
  • 浏览:8972
  • 分享

摘要:自上世纪40年代首次报道“早期婴儿孤独症”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对自闭症的研究,包括它的病因、影响、康复以及治疗手段。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深入探究,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自上世纪40年代首次报道“早期婴儿孤独症”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对自闭症的研究,包括它的病因、影响、康复以及治疗手段。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深入探究,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Sally Hewat教授

  获伊丽莎白·亚瑟纪念奖提名

  会议策划委员会(CPC)很高兴地宣布,SPA董事会已确认,Sally Hewat副教授获得2020年伊丽莎白·亚瑟纪念奖提名。

  Sally Hewat副教授是纽卡斯尔大学的言语病理学主任,她的领导角色包括学科带头人、副校长(研究)和助理院长研究培训。Sally的工作得到了超过200万美元的国际和外部资金的支持,并获得了五项大学奖项的认可,其中包括两项对学生学习做出杰出贡献的VC奖。她的领导使澳大利亚言语病理学学生的国际流动和教育成为可能,并获得超过35万美元的短期流动资金,以支持70多名学生在过去5年中在亚太地区进行可评估的临床实习。

  Sally在国内和国际上被公认为跨国教育、课程开发和言语病理学学生实操准备方面的创新型学术领袖。她是澳大利亚言语病理学认证评估师,领导了2018年澳大利亚SPA临床教育项目,是国家言语病理学模拟项目(2014-2018年)的重要成员。

  Sally目前正致力于为大多数国家和服务不足的社区发展言语病理学。她自愿加入澳大利亚Trin基金会的董事会,以支持越南言语治疗的发展。为表彰Sally对言语治疗专业的不断支持和发展,越南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授予她荣誉奖和奖章。

  与此同时,Sally也与专业儿童言语认知发展训练机构“东方启音”合作,为中国开发了第一个言语治疗课程。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

  运动或有助于改善自闭症

  自闭症频谱障碍的成因之一是脑部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不全,其症状通常表现为社交障碍、行为学习能力弱。

  言语病理学专家Sally Hewat获伊丽莎白·亚瑟纪念奖提名

  东京大学的小山隆太副教授等组成的研究小组,让患有与发育障碍“自闭症频谱障碍”相似的症状的小白鼠,在运动器材上进行运动。一个月后,科研组将其与没做运动的小白鼠做比较,发现其症状已有所改善:小白鼠脑内免疫细胞清除低活性神经突触的机制已经正常化。

  小山隆太副教授称,“实验证明,运动可能对改善自闭症症状有效,希望将来能够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

  自闭症病因研究:

  Memol基因突变或导致自闭症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近期发现,一个名叫Memo1的基因(此前怀疑与自闭症有关),其突变会导致大脑皮层结构异常,而这也可能是部分自闭症病例的成因。

  人类大脑皮层犹如一台精密的仪器,约160亿个神经元在各个分层和区域中有序安置,保障高级神经活动的正常运作。在胚胎大脑发育早期,放射胶质细胞(RGCs)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引导新生神经元迁移到合适的位置,正确构建大脑皮层。每个放射胶质细胞会伸出一条长长的基突,就像种子长出藤蔓。所有基突都朝着大脑皮层顶部伸展,互不纠缠,组成整齐均匀的支架。一般情况下大脑皮层细胞会基于这个“脚手架”,发育出脑皮层回路形成所需的6层神经元。

  言语病理学专家Sally Hewat获伊丽莎白·亚瑟纪念奖提名

  研究人员敲除实验鼠的Memo1基因,发现其放射胶质细胞的基突会长出过多“枝杈”,导致支架结构扭曲,大脑皮层无法正常分层。这些实验鼠出生后行为异常,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与部分自闭症患者类似。

  研究发现,在Memo1基因发生突变的自闭症患者体内,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异常缩短,这可能干扰了大脑早期发育过程中放射胶质细胞的作用。

  5%的自闭症病例

  可能源于基因隐性突变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美洲、欧洲和中东的2343名自闭症患者以及对照组5852名普通人的所有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DNA序列,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有41个基因的隐性突变会引发自闭症,其中33个基因此前从未被发现与自闭症有关。

  言语病理学专家Sally Hewat获伊丽莎白·亚瑟纪念奖提名

  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拥有的自闭症相关基因突变的比例更高,但女性的自闭症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进一步显示女性大脑对自闭症的抵抗力可能更强。

  自闭症的发病原因极其复杂,涉及众多基因和环境因素。此前发现的与基因突变相关的病例中,大多数患者发生的是新生突变,而非来自父母遗传。

评论文章(0) 0 分享

上一篇:学话慢,说话晚?10个月,三岁“爱因斯坦”的蜕变下一篇:揭开“口肌训练”的神秘面纱,究竟它是什么?

相关评论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