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言语科普> 小孩子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

  • 2017-04-06
  • 浏览:11148
  • 分享

摘要:大量进食含有酪氨酸、水杨酸盐的食物以及进食加入调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铅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发生多动症遗传素质的儿童发生多动症,或者使多动症状加重。相反,多动症的患儿只要限制进食这种食物,可明显减轻症状。

  多煮一些孩子爱吃又有益的食物,能让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获益良多。因此,多动症孩子的病症除了运用一般医疗手段外,还可以进行食疗,往往能事半功倍。

  1、应少食含酪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是、柑榄等食物。

  3、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肉等。

  4、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5、应少食含铝食物。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

  多动症儿童食疗有效吗

  多摄入含锌丰富的食物,则能让孩子提高智力。因为锌是人体内的微量无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锌缺管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因此,多动症儿童的食疗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儿童假如大量进食含有酪氨酸、水杨酸盐的食物以及进食加入调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铅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发生多动症遗传素质的儿童发生多动症,或者使多动症状加重。相反,多动症的患儿只要限制进食这种食物,可明显减轻症状,因此,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应该尽量减少以上元素的摄入。

  儿童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多动症顾名思义就是多动,多动症儿童爱动易烦躁,除了这些比较明显的特征,还有没有其他呢?

  一、多动症儿童与顽皮儿童之间是有区别的。

  1、 在看小人书、电视动画片等等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事情上,即便是能够有引起同龄儿童关注的事物,多动症儿童也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顽皮儿童虽然顽皮,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却能全神贯注,有的还讨厌被干扰;

  2、 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孩子需要一定的自控能力,多动症儿童却缺乏自制能力,缺乏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顽皮儿童大都能够意识到陌生环境中的气氛对行为的约束,在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不胡乱吵闹,行为比较规范,表现出一定的自控能力。

  二、儿童多动症的具体表现如下。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对细节缺乏关注;

  2、在学习游戏时不能集中注意力;

  3、跟患儿说话时,患儿常似听非听;

  4、不能听从别人的指示,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作业、家务或工作;

  5、难以组织工作和学习;

  6、讨厌、逃避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

  7、经常丢失物品,如玩具、学校指定的作业、铅笔、书本或工具;

  8、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10、经常忙个不停或常像“装上了发动机”似地不停地动。

  11、患儿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

  多动症儿童的服务方法

  多动症孩子爱动烦躁,不爱接受或有意无意逃避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任务或学习,其实,这种病是可以减轻症状甚至治愈的。期一般服务手段包括一下:

  1、心理服务。主要有行为服务和认知行为服务两种方式。患儿一般与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通过心理服务,能使患儿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

  2、药物服务。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一般使用中枢兴奋剂,一线服务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3、行为管理和教育。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儿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4、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给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学会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正确使用阳性强化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式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评论文章(0) 0 分享

上一篇:儿童自闭症的表现与服务下一篇:揭开“口肌训练”的神秘面纱,究竟它是什么?

相关评论

评论 (0人参与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